国产仪器为何蒙上“采购”阴影
导语:
2012年9月底,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仪器采购案”风波,一时掀起了国产仪器和国外仪器比较问题
,着实引发了一场业内纷争。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政府采购方各持已见,一时间国产仪器评价遭遇“
两重天”,说好,把国产仪器捧上天;说不好,把国产仪器踩在泥里。面对如此感慨处境,我们不禁发问
,真相是什么?
导火索
事件导火索与“四川仪器采购案”脱不了干系。2012年9月26日,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仪器采购
一事,发布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口产品专家组论证意见公示》,公示中罗列出了专家组论证意
见和结论及拟采购仪器的清单,对采购方和企业进行公示。没想到此文件的公示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首先,公示中专家的评论被一部分网友职责“缺乏对国产仪器的了解,毫无专业性可言。”“不过
是敷衍,只为采购进口仪器找的一些借口而已。”等。但另有部分网友表示“国产仪器不敢买,故障率
高,影响生产,担不起责任。”还有一部分网友持中立态度,他们表示“问题出在仪器采购弊端上,无
关仪器性能。”
随即,国内某著名仪器公司公开表示对此事的愤慨,并发表文章称:专家的定论未经任何市场调差
,毫无依据可言。其公示中罗列出的进口仪器的五点优势,称被国外专利保护,但所谓的优势”和“核
心技术”的概念过于泛泛,不够具体。仔细拿出这五点与国内仪器比较,即又会发觉这些所谓的“优势
”,早已停留在十年前,现在国产仪器发展势头正猛,有些指标甚至优于同类的进口产品。
事件的起因不算大,但为何会导致愈演愈烈的场景?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专家,总结了他们的看法意
见后得出结论:对于仪器采购,我们还需理性分析;对于国产仪器,我们更需理性看待。
技术是否存在问题
我国仪器行业起步较晚,研发能力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是无可厚非的现象,也是国人需要坦然
面对的事实。有差距,但差距在哪?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曹乃玉秘书长,曹秘书长一针
见血的指出:“中国仪器产业一直在努力追赶国外水平,但对于高端产品的应用开发,巨大的技术差距
不容我们忽视。”
诚然,中国仪器企业逐年在增加,毫不夸张的说,在我国现在至少有上千家仪器产业。但是在这上
千家企业中,真正从事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的厂商却少之又少,去去不过几十家而已。大多数企业都是
直接引进国外仪器进行销售、安装、前期预处理、后期信号处理、产品维护等。究其原因,首先一个新
产品的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内很多企业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算资金达到了,由于
仪器产业的市场属性导致了市面上对仪器产品需求性的局限性,使众多企业在投资之前不得不考虑很多
因素而迟迟不敢做出新的研发。另外在我国,有需求的科学家与有经验的工程师组成团队的机会也少之
又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单位”概念,让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少有横向合作的快捷通道。
种种条件的限制,让我国的仪器产品缺乏原创性,高端产品的研发就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导致了与
国外高端仪器的差距越拉越大。
但对于中低端产品,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技术水平绝不可能与十年二十年之前同日而语,专家的评
论确实有失偏颇。
客观的讲,近些年来,在常规检测方面,国产仪器中的气相、液相、分光光度计这些常用仪器技术
已臻于纯熟,和进口仪器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存在差距的只是在一些高端的研究领域中,比如串联质谱
、多级质谱。但对于各种采购,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仪器的具体用途。对于一些国家级的
科研单位、高校院所,工作性质和学术要求规定了所使用的仪器的功能和精确度必须处于科学的前沿,
分析后得出的数据必须具有好的可重复性。但是虽然很多国产仪器单次实验的精确度参数已经可以达到
和国外产品相比,但是稳定性却往往存在问题。而高端仪器设备的参数和指标更让一些国产仪器望尘莫
及。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李崧主任,李主任惋惜的指出:“我们是想支持国产仪器,但科研中面
临的很多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在拼精确度的最后一位,精确度达不到和结果不稳定都会让科研的结果得
不到国际上的认可,高端科研对仪器的要求不仅仅是够用就行。为了规避风险和减少麻烦,有特殊要求
的科研实验室通常会选择本领域被广泛认可的仪器产品。而国内仪器能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还不多,国
内仪器要走到国际前沿,还有很长的路。”但对于某些部门企业,李主任表示:“如果购买的仪器只做
常规检测,不少国内仪器已经可以满足需要,这种情况下却要花大价钱全部采购进口仪器,这种现象背
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深究”
专家的“角色”
对于“四川仪器采购案”中的另一位主角“专家”,有人说他们不过是采购方的“傀儡”,有人说
他们掌握着是“生杀予夺”的大权。不管他们在政府采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认为唯一让我们肯定
的就是,专家们背负的责任很重。
2007年12月27日,我国颁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以直接进口或委托方式采购进口产品时,必须通过财政
部门审核,而专家组出具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专家论证意见》则是四个需提交的审核材料之一。
就仪器行业而言,一些专家曾透露苦水,一项本来旨在保护国产产品的政策,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
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过度配置!进口论证一般由采购方组织,也可由采购方委托的招标公
司组织,而在此类进口产品论证中,采购方的意愿起了很大作用,‘采购方要买,而专家非不让买’这
种情况极少。通常情况下,专家组成员并非对采购方所购买的所有仪器都了解,论证意见由采购方起草
,而专家只是签字而已。”这么看来,专家在一定意义上也只扮演者“傀儡”的角色,在“过度配置”
的现象面前,他们也就是按着采购方的意愿行事。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曾指出:“政府采购中,确实存在着某些部门不计成本的采购
。一些采购用户直接用进口仪器的参数、指标作为招标条件,目的就是排除国产仪器。仪器是不是进口
是唯一购买因素,其它因素不予考虑。现在甚至还出现了一种“追风”“攀比”的现象,一级看一级,
各级都要“一步到位”。实际上,地方单位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检测设备,来满足日常检测和质量
控制的需要,在检测能力无法达到时,再通过上级检测机构完成。”
“四川仪器采购案”是谁的错?国产仪器好不好?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究,如果指是一味的职责专家
的势利,埋怨采购方的偏袒,我们的国产仪器很难进步。确实国家的政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产
仪器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谈发展,谈振兴,国产仪器还要靠自己。
国产仪器在路上
来自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201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规模首次突破
5000亿元,在全球经济环境“疲软”的形势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产业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国人要感慨的太多。一九五八年,中国唯一能算得上分析仪器的,只有上海一家公司生
产的PH计。但今天,我们不光有门类齐全的仪器仪表产品,更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们骄傲,我们
自豪。“四川仪器采购案”只是一场由“误解”造成的风波,我们的仪器真的和西方没有一点差距吗?
答案是否定的。哲学上讲,凡事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仪器产业也毫无例外。市场投入差、用户认
知度低、应用不科学等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需要重视且加大投入的。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比如微波消解
仪,现今市面上最好的微波消解仪压力均匀,并且能够处理难溶解的样品,但是并非所有的样品都需要
做微波消解,一般的消解处理即可。用普通的电热板、消解仪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使用价格不菲的微波
消解。就好比一只小苍蝇,需要用大炮来轰吗?产品不是性能越高越好,重要的是实用和适用。对于一个
产品的好坏的分析,更重要的还是看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崧曾为我们分析过原因:
如果实验室成功研发一台仪器原型,只能算成功了三分之一,因为还有另外三分之二的工作等着完成,
比如仪器的规模化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提升、操作细节的改进等等。但是在国内,科学家们研发出仪器
后,就往往失去了继续研发下去的兴趣,接手后期工作的企业投入科研力量和经费不足,造成目前国产
仪器只解决了有无问题,却缺少竞争力的现实。”另外一些采购部门的专家们也曾无可奈何的表示过:
考虑到企业或者部门中,仪器使用者不是很专业,我们不得不把操作便捷性考虑在内。
国内仪器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曹乃玉秘书长说的一席话很有道理
:“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中,选择的权利在对方,选择使用最好、最安全、最可靠的产品也是人之常
情。没有选择我们,也不要找任何发泄辩解的借口,就算找到也无用。有劲儿要使在潜心发展上,我们
尚在路上,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才可以。由奥拓到奥迪是要时间的,但只要我们对国产仪
器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总有一天会被主流市场选中!